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下面来听一听有关手足口病来自儿科医生的分享。
今日专家肖涛
肖涛,男,本科,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儿科、疼痛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中医调理及疑难杂症的治疗。
编辑器01手足口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但是多样性症状、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少数病人由于病毒在靶器官广泛复制而引起重症感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02手足口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
03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典型症状
一,出疹期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二,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在病程1~5天之内。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类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的症状体征。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块、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三,心肺功能衰竭期症状
患者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血压降低,或有休克,会快速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
四,恢复期症状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发病之后2~4周,可出现脱甲。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在大规模流行时,尤其是口腔、手足部位的典型皮疹分布特点。
鉴别诊断散在发生时,须与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1.单纯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散发病例为主。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及溃疡。但没有手、足部疱疹。
2.疱疹性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患儿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前部、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不典型的患儿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04手足口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3)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05手足口病得出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编辑器儿科团队
儿科病区成立于年6月1日,王占魁任主任,赵有新任副主任。目前共有床位30张,医护人员接近20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我科以“增强儿童体质,解除儿童病痛,呵护儿童健康”为宗旨,全心全意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采用强力雾化吸入、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比如中药滴入灌肠、穴位貼敷、穴位割治、针灸、推拿)等方式治疗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儿童发热、肺炎、哮喘、腹泻、积滞、肝炎及肾病等疾病,显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副作用少。
我们殷切希望广大患儿家长与社会人士与我们一道努力,为我们的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为他们的早日康复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儿科病区位于急诊楼三楼
健康热线-
审核:苏小友编辑:胡雪美
素材提供:儿科王小伟
医院严承创敬博
谨古新业爱
温馨提示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