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儿特有的生长发育、免疫和口腔解剖等特点,宝宝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口腔疾患。因此,了解一些小儿口腔疾病的相关常识,对每位家长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几个小儿常见口腔问题:
牙龈炎
01
牙龈炎是指发生在龈缘和龈乳头的炎症。一般来说,牙龈炎在婴幼儿时期很少见。而当孩子到了学龄时期,由于口腔不洁、牙垢、牙石堆积等问题的慢慢出现,就容易引起龈缘和龈乳头出现红肿,从而患上不洁性牙龈炎。除此之外,维生素C或维生素B缺乏、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也可引起广泛的牙龈炎。
正确应对:
1、从小让宝宝养成合理刷牙、漱口的习惯;
2、合理饮食,经常补充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
3、单纯性牙龈炎,可以让口腔科医生帮宝宝去除牙垢、牙石,并局部涂擦碘甘油;
4、合并细菌感染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
舌系带过短
02
新生儿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发育过程中,舌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正常情况下,宝宝在2岁后舌尖才会远离系带,而少数发育不正常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舌系带过短。
如何判断?
舌系带过短往往有以下表现:
1、宝宝的舌头不能自由前伸,即使勉强伸出舌尖也会呈明显的“W”形;
2、年龄稍大点的宝宝往往不能发出正确的卷舌音。
正确应对:
舌系带过短应在口腔科医生的正确评估后进行处理,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并尽量选择在学话前进行。
鹅口疮
03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口腔疾病,最常见于婴幼儿。哺乳时乳头不洁、手指污染或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本病。
如何判断?
一般来说,鹅口疮常表现为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略微高起的一片片的奶块样的斑膜,而擦去斑膜后,就可以看到下方有不出血的红色创面。鹅口疮虽然属于常见病,但如果放任不管,等到斑膜蔓延至下呼吸道,也是有可能危及生命的。
正确应对:
对于鹅口疮,我们可以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来进行清洗,并在患处涂擦制霉菌素或冰硼油来治疗。另外,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2也有助于该病的好转。
地图舌
04
地图舌是好发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舌黏膜疾患,主要表现为舌背出现大小范围不等的丝状乳头剥脱,一般并无痛感,只有在剥脱严重时对刺激性食物会使宝宝感到不适。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其可能和缺锌有关。
正确应对:
由于本病无害,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
05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患有该病的宝宝常有发热和喉痛(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表现为拒食和流涎),并且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以见到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
正确应对: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来说,轻症(无发热或持续高热、精神状态较好)只需对症处理就可在7-10天自愈。对于咽痛比较明显的宝宝,家长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INF-α喷雾或开喉剑喷剂为宝宝喷洒患处。但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嗜睡、烦躁、惊厥等表现(重症表现),家长们就应医院就诊治疗了。
作者简介
小儿科一病区
陈树达
住院医师
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现医院小儿科一病区。今日头条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礼遇计划获奖者、“互联网+健康中国”科普大赛年度科普红人。
专业擅长: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的诊断及治疗。
文:陈树达小儿科一病区
微编:胡丽英高秀芬
校对:王晓莉高莹林森
原标题:《五种常见小儿口腔疾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