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最容易感冒和扁桃体发炎的气温是零下5度到0度之间,空气越干燥越容易感染。另外,气温和湿度的明显下降,3-14天后更加容易上呼吸道感染。
这个现象的解释很多,从大环境上看,天冷人们喜欢挤在封闭的房间里,病毒容易传播。但是,大多数的三口之家不存在拥挤的问题,为什么也容易感冒?
上文我们谈到,鼻子是人体的空调,空气经过鼻粘膜的加温,加湿和过滤,才会送进肺里。其中,鼻粘膜上的纤毛可以全部过滤5微米以上的颗粒,2-4微米的颗粒则可以过滤一半,这些颗粒被纤毛阻挡,15分钟就可以随着粘液送到咽部,被胃吞下去。考虑到每天一万升的吸入量,除了大部分的PM2.5,鼻腔净化空气的压力很大,效率还是很强的。
人体的呼吸道,从鼻子开始一直到肺泡,都被粘膜上皮细胞覆盖,粘膜上有纤毛和粘液,粘液里有各种抗菌成分和IgA一类的抗体来回巡逻,粘膜下有淋巴细胞监控。因此,呼吸道不是一个简单的输气管子,更像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防线,目的就是保护肺部的无菌状态。而扁桃体只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环,是密度比较集中的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混合体,也不是第一道防线。
呼吸道粘膜上的粘液,抗体和纤毛是这条防线最中坚的力量。如果冷空气进来,粘膜下的血管也会“热胀冷缩”,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就减慢,粘液分泌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纤毛活动度减弱。干燥的空气又进一步导致粘液挥发增加。因此,人体的中心体温是保持呼吸道粘膜免疫力的关键因素,干冷的空气抑制呼吸道粘膜免疫力,才是冬天容易感冒,扁桃体容易发炎的内在原因。
明白了温度和湿度对呼吸道的重要性,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空气在鼻腔九转十八弯地形成湍流,造成巨大的阻力也在所不惜,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加温和加湿空气,使呼吸道粘膜的免疫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比如,鼻腔的加温作用,可以使冷空气到了嗓子,温度就已经接近正常人的中心体温。因此,鼻腔才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是抵抗和对冲干冷空气的排头兵。
鼻腔的加温加湿功能,与干冷空气的矛盾,大多数可以保持均势和平衡。如果天气突然波动,更冷更干燥的寒流来袭,鼻腔猝不及防,干冷空气就可以长驱直入,或者淋雨,或者穿衣少着凉,体温下降,都可以使呼吸道血流减少,粘膜免疫力下降,已经存在于鼻腔的休眠病毒复苏活跃,人就更加容易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保持鼻腔的温度和湿度对预防感冒扁桃体炎至关重要,具体的方法可以到前面的文章“乍暖还寒时候,最易感冒”里看看。
习惯性的嘴呼吸,鼻腔的防护作用完全失效,干冷空气直接刺激扁桃体和下呼吸道,扁桃体经常性的增生肿大,也更加容易发炎。所以,对于慢性扁桃体增生肿大,要按照前文的方法,看看自己是不是隐性张嘴呼吸。
用嘴呼吸,相当于防线开了后门,呼吸道安全有了漏洞,要想办法补上。解决的方法,我们下一章再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