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他笔下的阿Q、孔乙己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鲁迅虽然没有在医学院毕业,但是,他毕竟学过医学,对一些常见的疾病应当有所了解。在鲁迅的日记中,曾经多次提到扁桃体疾病。下面,让我们看一下鲁迅是怎么说的?
年1月18日,鲁迅在日记中写到:“同医院割扁桃腺,广平因喉痛亦往诊,共付泉二十九元二角”(“泉”是“钱”的古名)。
同蕴和哗儿是谁呢?鲁迅的三弟周建人(-),著名社会活动家,出版家,学者。他的原配妻子是羽太芳子,日本人,有3个孩子(1女2子)。大约从年或更早一些时间,周建人和往日在绍兴的学生王蕴如,在上海同居。年生女儿周哗,年生女儿周瑾,年生女儿周蕖。
最近,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还提到:叔叔周建人一家生活拮据,“他们的孩子遇到生病,若非重症,医院诊治。常用的对策便是卧床。对孩子说:“生病睡两天寒热退了就会好!”因此我经常看到小妹周蕖卧床。她扁桃腺经常发炎,因感冒而引起,久而久之累及心脏,又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年,周蕖腹痛呕吐,叔叔婶婶采取惯用的卧床休息疗法。正碰上方行、姚臻两位熟友来访,他们看出病情不轻,医院救治,医院,才发现阑尾炎即将破溃穿孔,及时开了刀。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不光周建人的大女儿(其实是次女)周哗做过扁桃体切除术,小女儿周蕖也有慢性扁桃体炎,还并发了风湿性心脏病。
周建人的大女儿马理(周鞠子)也做过扁桃体切除术,这件事在鲁迅日记中也有记载:“(年)五月22日,晴。医院割扁桃腺,晚往视之,赠以玩具三事。”
马理(-),年做扁桃体手术,时年5岁。最近,鲁迅之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写到:叔叔与前妻羽太芳子所生的二子一女,我最早接触的是他的长女马理(周菊子)。她于年夏天曾由建人叔叔送到上海大陆新村我的家中,住在三楼的亭子间里。她大我10岁。我当时已经上学,正逢暑假,很感寂寞。因此她的到来,使我极其兴奋,总是纠缠她陪我玩、讲故事。马理姐姐文静而又耐心,面貌圆胖,肤色浅白,讲话细声低语的。母亲常常劝我让她有些个人时间,看看书籍之类。住了几天后,医院,经过检查,患的是扁桃腺炎,几天后动了手术,手术后回到家中脸色苍白,我守在旁边看她极为不安,讲不出话,似乎在强行抑制胸腹的不适,一会儿见她冲到墙角,呕出许多血液,十分恐怖。父亲见到这种情况,医院。后来血止了,休养了许多天才好转。不久,她迁往别处,据说报考学校并不顺利,又返回北平去了。
鲁迅在日记中写到:“(年)五月22日,晴。医院割扁桃腺,晚往视之,赠以玩具三事。
马理扁桃体手术后有少量出、渗血,血液咽到胃里后,还引起了呕吐,后来,还医院,才止住了血。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从鲁迅的书信和日记中,我们知道,鲁迅的几个侄女,都得过扁桃体疾病。佛教认为,“生老病死,四苦也”。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不管是谁,也躲不掉的。我们不可能像鲁迅一样,成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因此,还是好好当医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