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草的功效与作用解表,祛暑,理气止痛

五香草

五香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苏州荠苎的全草。分布于江苏苏州、安徽、浙江和江西东部。具有解表,祛暑,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感冒,中暑,痧气,胃气痛,咽喉肿痛,疖子,蜈蚣咬伤。

五香草图片

五香草图片

五香草图片

五香草图片

五香草简介

药材名:五香草

拼音:WǔXiānɡCǎo

别名:土香薷、小叶香薷、痧药草、小叶天香油、野香草

来源:唇形科荠宁属植物苏州荠宁,以地上全草入药。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把,鲜用或阴干。

性状:干燥全草,茎方形,外表棕色,被稀疏白色柔毛,单轴多分枝。叶对生,多卷曲,舒展后,完整的叶呈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顶端着生总状花序,花冠唇形。气清香。

化学成分:从全草挥发油中分得26个成分,已鉴定出9个;荠苎烯,龙脑烯,侧柏酮,二氢葛缕酮,香荆芥酚,甲基丁香油,橙花烯和α-丁香烯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胃经

贮藏:晒干,置阴凉干燥处

禁忌:尚不明确

五香草的功效

解表;祛暑;理气止痛。主感冒;中暑;痧气;胃气痛;咽喉肿痛;疖子;蜈蚣咬伤

五香草的作用

1、抗菌作用

五香草体外试验中,水煎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抗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和副伤寒杆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五香草能促进健康人和急性肾炎患者的淋巴转化作用,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五香草的用法

内服:煎汤,2~5钱。--《中药大辞典》

内服:3~5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外用:全草捣汁外敷。--《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45g。--《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中华本草》

五香草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溃疡病

五香草、红木香各三钱,蒲公英一两,徐长卿二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扁桃体炎

五香草一两五钱,加蜂蜜适量。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疖子

五香草、野菊花各三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蜈蚣咬伤

五香草捣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每天5分钟,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能否治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礼赞国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zlff/201802/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