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五根汤

缘起

去年寒假回家过年,中途转车至锦州时,我嫂子给我发来我小侄女生病高烧不退的消息,问我有啥办法。好像也是高烧不退好些日子了,实在没有办法了,才问到我,可怜我这“课余”学习中医的选手,甚是业余,只有些治疗成人高烧不退的办法,可惜不能用给小孩。尽管后来给了一些建议,可能最后还是其他人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甚是惭愧!后来想在后续不断的学习中解决这个问题,今日终于有了一点办法。

“儿科”在中医里,也叫“哑科”,它属于非常难的一门分支。这是因为,患病的者“小孩”,不能阐述自己身体的状况和问题,只能是由在一旁着急忙慌的家长给说说情况,不能阐述清楚症状,就无法准确判断诊断是否正确,无法精准用药。同时,身体的五脏尚未成型,患病时阳气不够旺盛,因此在用药时就要特别注意,给大人用的方子一般不能给小孩用,用方子时候要特别注意。由此,自古以来,中医儿科治病就很难,发展至今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古代因病去世的宫廷贵人家族的小儿也不少。中医儿科大家是宋代的御医钱乙(以前文章写过),他写了中医儿科的第一本专著,而且发明了六味地黄丸,应用于小儿,延用至今,受益人无穷。

五根汤由来

今日闻老中医郭博信的《中医是无形的科学》一书中,有一篇介绍“五根汤”的文章,被很多医者证明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烧的良方,不仅方子组成花费便宜,而且易于取用,而且无毒副作用。此方原是由内蒙古老中医李凤林独创。此方记录于《疼痛妙方绝技精粹》一书,该书的作者刘有缘先生说:李凤林这个方子,是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琢磨着创制的一个药方,以不变应万变。既能治疗小儿因感染所致发烧,又能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自然调节虚实寒热而研制出的闻名遐迩之“五根汤”。据中医郭博信讲,他的姐姐家的孩子(其外甥)就是高烧不退,扁桃体红热,被医院通知要手术割除扁桃体(西医一把手术刀,真是哪有病变就割了哪,好像哪都能割去,佩服),他的姐医院门回家备齐手术费用的时候(那时候也得几百块吧,不是一般人家都能做的起的),遇到了李凤林老中医,李先生说不用手术了,五根汤就行,就需要五毛钱,后来三碗五根汤,孩子的高烧不退就给治好了,扁桃体也不发热了。郭博信后问听此事,要到内蒙古拜李凤林为师父,希望他姐给引荐,据他的姐姐说李凤林还有自己研制多年的,简单便宜十分有效的治疗小儿肺咳的小方子,也很有效。但据说因为李先生(当时的中医科主任),因为没上过大学,没有文凭,无法评定职称而被迫辞职了,到其他地方行医了,此事便不了了之。后郭博信先生看到《疼痛妙方绝技精粹》一书,就与自己的看病的方法进行比较,发觉还是“五根汤”技高一筹,所以多次推广,记录于《中医是无形的科学》一书,由此我得知了这个方子。

五根汤组成

葛根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芦根6克,白茅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水煎服二次。每次煎成70毫升,1日分2-3次服。

小儿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乳蛾证),猩红热,无名高热。特别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实践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且无毒副作用。

(不过还是提醒:若三副药下去,一点效果不起,应该考虑停用此药,因为正常是一剂即见效,三剂或痊愈,这个药量是针对小儿的;若针对成人,药量需要加倍)

盖葛根辛凉,轻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时疫第一要药(葛根解酒,之前文章曾有写,各位可曾记得?附链接在此:葛根解酒)。凡发热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无解。发热而致咽喉肿痛,则热重而毒亦成矣。

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专药,可谓直取咽喉要地;

辅以板蓝根,因其甘寒,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长时间患有热证,人体的津液已经受损(可理解人体水分蒸发多了),需要补津液(此“津液”非“精液”,读不要读错,此处也没有写错,不要误会,二者均为人体重要体液)。

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性凉而又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就是将药性引入病变异常脏腑的经络),所谓行军作战不能无向导也。

再用白茅根(白茅根有凉血、止血、引血下行的作用,对于牙龈出血,头皮屑过多等血气上涌等症有显著效用;以前文章也多次介绍,个人也用过多次,效果显著),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利尿,使热从小便而出也。由是“五根汤”成矣!

又虑及此症多发生于春夏流行性感冒之际,故加藿香芳香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皮毛而去;加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大便而出。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内部瓦解,以利攻战速成。(古人治病用药,如“行军打仗”,故有些词汇与战争雷同,不要奇怪。古代名医张景岳就是一个“排兵布阵,行医用药”的高手)

此“五根汤”药虽仅8味,然表里内外,面面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医病机。另外,此方非但治小儿发热,治大人外感发热,也可以常变通应用(注意,能治小儿一般也能治疗大人,反之则并不一定可取)。

--------------------------------------------------------------------------------------------------------

又经多方查找,终在知网上查到了此方的组成来源(因为一般网上的文章来源不可靠)。此方发表在《湖南中医药导报》为年第一卷选编,首发于年12月《中国医药报》,作者:李凤林。沿用至今,可见其效用。在此,截图供学习和参考(点击此图可放大,可保存至手机或电脑)。

提示:知网上这篇文章内容中对于服用方法与本文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小儿的热证实情进行,如果发现的早,热证不严重,可仅采用本文的方法,口服;如果情况危急,高烧持续不退,可用口服加外用的方式进行,具体外用方式见上图。

特别提示:

?

某知名搜索引擎上,给出的五根汤组成是这个样子的,害人不浅。

事可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我觉得这是个人行事和学习中医的准则,无端的争论中西医之效用,没有意义。争论只是为了显示个人的才能,针对的是人,意在让别人屈服,并不能使得真理改变,亦不能改变事实。常有学多了的人,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生活闲聊,总要较个真儿,总要辩个对错,分个高下,最后甚至搞了人身攻击,个人觉得学术争论无非讨论真理,适当辩论尚可;而为生活闲聊而辩论真是“学者生活中之重病”,此着实难治。实际上,邓公(D小平)无论在面对改革问题还是中国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已经给了答案,“争论无意义,一切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就好,姓什么有那么重要吗?(并非原文,大意如此)”。如果服用中医药,就几块钱的药汤就能治好,打针吃药打吊瓶花费上千的感冒发烧,那该用什么家长就自己选吧。

生活中,有人常有小病让我治,我常常推辞,因为确实水平有限,不敢乱治疗(千万别觉得小病难治!比如:曾有医案,一病人全身和脉症无异常,但是就是躺下就打嗝,做起来就好,半夜睡不着,这个小病,你治疗吧),每个人身体的情况不同,一人适用另一人未必适用;况且,治疗好了还罢了,治疗不好可就糟糕了,生命不是儿戏。

中医治疗要看缘分,信则有,不信则无;信则可治,不信,则不可轻易治疗,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必会指责中医。生活中,我还遇到过这样的事,我说给他治疗感冒咳嗽发烧,用中医药,上来不问我药方,先嘲笑我为蒙医(大概是江湖郎中的意思),对此,我丝毫不予理会,继续努力学习中医(此人一是好心当做驴肝肺,二是后来还“狗咬吕洞宾”,说我咋不给他开方。对此我想,开方他也不会服用,就让他服用什么“阿司匹林、头孢等等消炎药去吧”,管他呢,谁难受谁知道。关键此人还有一定的职称,在此不便透漏,因为







































白癜风能治吗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zlff/201812/1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