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请李素领教授,给小孩义诊调脾胃时,很多人问我,“小喜,我查了,李教授是国医堂治疗大人肝胆脾胃的大夫,不看小孩啊?”
可事实上,自从义诊活动开展以来,报名李教授的患者,一半都是孩子。
在宝宝眼中,这个爷爷好慈祥,不给自己打针,有时候还给开甜甜的膏方。
而妈妈们则观察着娃治疗后的一系列变化:吃胖了、长个了、睡得香、少生病了……于是李教授在宝妈之间的口碑便传开了。
家长们都很好奇,这位家学渊源,传承几代人的中医肝胆脾胃科大咖,为啥看儿科也这么疗效显著?
为了帮大家解密,我邀请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国医堂李素领教授来到了小喜探医号的直播间。
1.“找到我的,大部分都是久治不愈的患者。”
一说到孩子瘦小,那必然逃不开脾胃的话题。
以至于大家总觉得脾胃像个被用烂的词,要不,咋讲了一遍又一遍?
但实际上,有不少宝妈兜兜转转治了一圈,孩子问题也没解决。
最后是听说李教授膏方调脾胃好,这才过来的。
作为一个纵横肝胆脾胃界40年多年的老中医,解决太多复杂的成人脾胃问题,看小孩?不在话下。
当被问到调理小孩脾胃的绝招时,李教授却谦虚笑了。“不是我的方子妙,而是我讲得好,小朋友们配合得好。”
“我天天叫病人到大自然中去晒太阳,为啥?吸入氧气充足啊!
这氧气足了,肺活量大了。中医讲: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的气血,就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像浇水的喷头一样布散到全身,滋养肌肉。
所以好多病人吃了这个药以后,头发亮了,皮肤有光泽了,就是滋养到位。”
李教授认为在生活饮食上,孩子能顺着大自然的规律,家长也不焦虑放宽心,配合治疗,病就好得快,甚至就不需要服药了。
2.“方套方”,取其精华
其实我早在10年前,就听医疗江湖传言,李教授看病非常好,方子也很有特色:方套方,喜欢合方。
可能有8个名方,他只取每个里边的精华,合到另外方里边,选择性优化,患者吃了舒服,还疗效全面。
对此,李教授解释道:“时代环境变了,体质也差别大,所以治疗就要相应变化。”
他拿孩子最常见的脾胃病举了个例子。
比如很多宝宝脾胃差,就和饮食离不了关系,那些冷饮、水果非常容易伤人体的阳气,加上各种添加剂,孩子疾病就会变得寒热错杂。
时间久了,不仅脾胃受损,还会牵涉到肝、肾、肺等脏器。
“肝属木,脾属土,树木能从土里钻出来,土得到了木的疏泄会持续肥沃。同样,脾得到肝的疏泻才能够健运,所以要配合疏肝的药物。
肾主收藏,是先天之本,对那些体质rang的孩子,用鳖甲等滋润的药物,可以适当补益肾中精气,而不会引起早熟。
小儿生长发育与肝木和肾水都有很大关系。肝疏泻正常,肾精充沛,孩子不仅长肉还能长个。
……”
你就说这方,中不中!
3.“其实很多孩子,可以免这三刀。”
霰粒肿、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三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曾经的我并没那么在意。
但当我家喜宝霰粒肿,医院外科专家判定只能手术治疗时,我才真的慌了,我真的不想孩子挨这一刀!
实在没法了,我找到李教授,他说:“我试试吧”。
在他看来,眼睑内之所以会长硬结,主要因痰湿阻结胞睑脉络而起,治疗这个病的关键就是化痰散结。于是他借鉴化痰名方反复调整,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最终喜宝没挨这一刀,还吃胖好几斤。
之后每一个久治不愈的霰粒肿宝宝,我都会推荐他们去找李教授。他也把不少宝宝成功从手术台上拉了下来。
再到后来,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也成了他擅长的儿科病。
“手术像割韭菜一样,你割了它还会长,只有把体质改善了,才不会长。”
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李教授又开始反复摸索。
他在清朝名医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基础上,组了几个经典对药:清热解毒散结的连翘、黄芩;祛风化痰的僵蚕、虫蜕、抗过敏的防风和徐长卿等,环环相扣扣。
“像早期、轻中度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多数喝中药就慢慢消掉了,而且孩子症状明显改善,睡觉不张口呼吸了、嘴巴不翘了、变漂亮了、不爱生病了。”说起自己的治疗效果,李教授眼睛闪闪发亮。
义诊时,我就曾见霰粒肿手术后仍复发的小女孩,还有腺样体摘除了,仍然张口呼吸的宝宝。由此可见,一刀切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只吃中药,就能免孩子这三刀,我觉得值!
4.别走开,还有惊喜!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是唐朝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原话。
而这张方子,李教授每天都要写六七十张,虽小小一张纸,却是他大半辈子的医学积累。
讲座进行了快俩小时,从通俗易懂的中医原理到好用的中医小方,教授说起来滔滔不绝,这就是老中医的底蕴吧!
如果你没听过瘾?还想听大咖讲?别着急,赶紧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zlff/202207/2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