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乖,把药吃完了就好了。”妈妈手中拿着药,对着一脸稚嫩却坚决抗拒吃药的宝宝,耐心地劝说。若有糖衣包裹倒还好,若是一粒苦药或是一勺中药,宝宝十有八九会吐出来。
如何让生病的宝宝快点恢复起来,又免受打针吃药的痛苦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军介绍,医院,还是私人诊所,都在流行着一种针对小儿的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这种疗法,对于外感发热、泄泻、肺炎、细菌性痢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特别有效。
案例探析一
不吃药,亦能治小儿肺炎
夏季易发小儿肺炎。北京市民张女士的儿子,就是因为医院儿科。张女士介绍,她的儿子才3岁,身体抵抗力比较差,每到夏天都避免不了肺炎。之前都是使用西药治疗,可是考虑孩子比较小,怕西药对孩子产生太大的副作用。所以,这次患肺炎就转到中医治疗。
按照中医说法,张女士的儿子是因为痰热犯肺导致的肺炎。因此,郑军给的治疗方案是使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使用的是清热化痰,止咳类的中药,温度保留在38摄氏度到40摄氏度(适应人体内温度),一天给患儿进行两次直肠滴入。
通过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以后,孩子发烧的症状两天内就降下来了。而且咳痰咳嗽的现象也基本上就没有。两个星期后,张女士的儿子已痊愈。
专家分析
直肠滴入,更易泄肺热
郑军介绍,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是根据每个病选一个经典的药方,把药方煎成能适应人体的状态后,再通过直肠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也就是说肺热和痰都可以从大肠泄下去。通过直肠滴入治疗可以使肺热尽快降下来,痰更快地排泄掉。另外,有时候小孩不会自己主动吐痰,致使孩子呼吸、生活等都很困难。直肠滴入治疗可以减少小朋友的痛苦,缩短治疗的时间,而且后期恢复也较好。
不服用药物,对肝肾无影响
郑军介绍,肺炎的疗程,国家标准定的是14天。一般的急性期大概是7天到10天,急性期内大部分患者都伴有发烧,甚至达到40摄氏度。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能在两三天内将体温降下。经过直肠滴入后,孩子咳痰咳嗽的症状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对孩子的肝脏肾脏没有影响,肺炎后期恢复得更快更好。
另外,郑军介绍,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秋泻的患儿使用中药直肠滴入也能缩短疗程。她说,一般西医治疗秋泻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好转。通过直肠滴入治疗,在肠道形成一层保护膜,能起到杀菌、调节的作用,“我们治得最快的是7天,孩子也不需要服抗生素,父母都很放心。”郑军介绍,该疗法适用于刚出生的宝宝到14岁的小孩。
中药直肠滴入两大优势
医院儿科主任郑军介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临床效果很好,尤其对于黄疸的小孩和高胆红素血症状这方面效果尤为突出。其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避免了口服药的刺激,让小孩无须口服药便可进行治疗。
其次,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不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为,服用药物后,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才起作用,但小孩的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的,服用药物更易增加孩子的的肝脏负担,对以后的生长不利。
直肠滴灌的优势
中药直肠给药(无激素无抗生素)的优点:
1、减轻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儿童(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肝、肾等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口服给药,一般经由肝、肾等器官代谢;而直肠给药是通过直肠的粘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2、直肠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小儿口服给药不易灌喂,孩子在哭闹时易出现呛药、呕吐,往往影响有效剂量;注射给药,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不易被儿童接受,且不方便,需在一定条件和操作技巧下才能完成。直肠给药只需让孩子俯卧位,将药物通过一次直肠给药用具给入肛门内。
3、直肠给药途径吸收快、起效快: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四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口服约一个小时起效。它们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基本相似,都约4小时。注射给药,吸收快,但消除也快,在体内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很短,呈直线下降。
因此,儿童直肠给药比其他给药途径更好、更优越。
祖师社区卫生室中药滴灌门诊治疗儿科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肠炎,秋季腹泻,便秘,慢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妇科炎症等,效果好,安全无痛苦,费用低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
一、祖师社区卫生室中医鼻病绿色疗法:
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下鼻甲肿大,鼻息肉。特点:不手术,不穿刺,安全高效。
二、中药穴位外贴:
主治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呼噜,腹痛腹泻等。成人咳喘,急慢性胃肠炎,风寒痹症,关节肌肉疼痛。其中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主治哮喘,气管炎,顽固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感受风寒引起的关节疼痛,颈肩腰腿痛,慢性肠胃病,妇科病。
三、中药灌肠疗法:
主治小儿发热感冒,咳痰喘息,肠炎久泻,妇科慢性炎症,成人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经直肠吸收,尤其适用于不愿意吃药输液的患儿,无痛苦,安全高效。
四、全息针,穴位针刺疗法: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眩晕,肌肉疼痛,颈椎,腰肌劳损,小儿惊风发热,夜寐不安,内科妇科慢性疾病调理。
五、穴位艾灸疗法:
适用于颈椎,腰椎疾病,妇科内科慢性疾病调理。
六、穴位割治疗法:
适用于小儿挑食厌食,食欲不振,疳积。成人血糖调节。
七、火罐疗法,中药水煮竹罐疗法:
主治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慢性疾病调理。
八、中药熏蒸雾化疗法:
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肺炎。
九、药线点炙疗法:
适用于痹证、牙疼,头痛、胃脘痛、瘰疬、扁平疣、腮腺肿痛等病证。
十、发泡疗法:
适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肿大,网球肘,哮喘,肋间神经痛,过敏性鼻炎,牙痛,面神经炎等。
十一、火针疗法:
适用于下鼻甲肿大,鼻息肉,关节怕冷、酸痛无力及中风后遗症,扁平疣、腰背酸痛,风寒咳嗽,腿足湿毒红肿。
十二、电麻仪:
适用于常见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牙痛、肩周炎、网球肘、挫伤、肌肉劳损、急性胃痛、痛经、便秘、泄泻、肾绞痛、胆绞痛、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带状疱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