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患者最怕春季,每到春意盎然的时节,也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遭罪的季节,容易出现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那么,得了过敏性鼻炎该怎么办呢?
录音:健康密码-过敏性鼻炎
科室:河南省中医一附院耳鼻咽喉科
嘉宾:张治成
坐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三、周四、周六上午
主任医师、教授,科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郑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头颈肿瘤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疗保险专家库专家,河南省人事厅伤残鉴定委员会耳鼻喉专业首席鉴定专家。擅长中医及中西结合治疗耳鼻喉科各类常见病及疑难病,熟练开展耳鼻喉-头颈外科各种手术。精通鼻窦炎、鼻息肉的内镜微创手术,嗓音显微外科微创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验配各型助听器及指导聋人语训、听力康复。运用中医特色疗法穴位挑治、割治、烙治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专病治疗各型急慢性鼻炎。获厅局级科技成果奖三项,主持及参与省级科研专项研究5项,在研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在研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
春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这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最难受的季节之一,喷嚏连天、鼻涕不止,让人苦不堪言。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8%,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常规诊疗看,过敏性鼻炎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没有任何规律,随时都可能加重,然后突然又好了;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称花粉症,好发于春、秋两季,病症往往会持续一两个月,但一过季,无需用药,症状马上就没有了。从程度上分,过敏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以发病是否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为标准,如果上学、工作、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就属于中重度。
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具体来说,一是过敏原,比如春秋季节花粉浓度高;二是内因,即个人体质、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引发过敏性鼻炎。
这些过敏原藏在你身边食物、药物过敏。过敏原防不胜防,最常见的有食物、药物过敏,可引发过敏性休克,这主要是因为身体对过敏食物或药物产生了瞬间的过激反应,导致喉头水肿、窒息,从而诱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花粉、霉菌、尘螨及宠物过敏等。春暖花开,花粉浓度增大,秋天是艾蒿等草类植物最活跃的季节,两季花粉无孔不入,过敏患者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另外,进入春季,空气湿度增大,花盆、鱼缸、浴室等处都容易滋生霉菌,成为诱发过敏的“元凶”,所以要定期打扫浴室等容易有积水的地方,及时丢弃霉变食物。
居住场所中的尘螨也是诱发过敏的主要因素,常存在于床单、沙发、被褥、枕巾等地方。许多家庭喜欢养猫、狗等宠物,其中也隐藏着许多过敏原。小动物脱落的毛、皮、代谢物,也可能形成过敏原,会让过敏患者出现哮喘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可避免,患者应尽量远离,不要让小动物进入卧室,并戴上口罩,减少过敏几率。
学点防过敏知识
如果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喘息、憋气及哮喘等过敏症状一直没有好转,医院检查,确定过敏原,并且以后尽量避免接触,千万不要因为症状轻就忍着,可能会越拖越重。
在耳鼻喉科中最为常见的鼻病是鼻炎及鼻窦炎,鼻炎有多种类型,如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而慢性鼻炎又分为单纯性、肥厚性、干燥性及萎缩性鼻炎等。而每一种类,又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在治疗上需分别对待,所以治疗上,更要提倡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张治成主任特别提醒,如果发现自己可能患上过敏性鼻炎后,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因后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切不可盲目乱用药。
想防止过敏性鼻炎,应先从家中抓起。控制环境湿度,有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生活环境不宜太潮湿,也不宜太干燥,将湿度控制在40%~50%为宜;减少卧室尘埃,每周换洗寝具,最好用60℃以上的水烫一下再清洗。
日常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过敏原,少去吸烟及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靠窗位置,以免香水、汽油、等味道刺激呼吸道,外出回到家要洗脸,清洗鼻腔。
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少吃或不吃零食、饮料等,这些食物可能添加了香精、色素等,吃太多对机体免疫刺激较大。天气好时,适当增加运动量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平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进行放松,出现消极情绪时不要压抑,多找亲人、朋友倾诉。
来源:《健康河南》节目组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在这里,你可以收获到更多健康知识;
在这里你可以与知名专家一对一交谈;
每天17:00-18:00直播(重播:蜻蜓FM、映象网)
河南电台绿色频道《健康河南》节目
等你来参与~你可以
拨打节目热线-
鼻子不通气时,可以通过按揉穴位缓解症状,比如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往上到鼻根、眉头这个位置的攒竹穴,上下来回搓,早晚各做一次,能有效改善鼻腔功能,还可预防感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