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质淡白,舌苔薄白
这种舌苔多为寒证,常见于感冒早期,此时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以软食、羹食为宜,如大米或小米粥、发面饼,天冷时可适当喝点清淡少油的牛肉汤、羊肉汤,并用醋、姜作为调味剂。
也可用葱、姜、红糖煮水,每日数次饮用。水果也以性偏温者为佳,如苹果、蜜桔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舌苔不宜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凉拌菜、蟹、螺、鸭蛋等。
舌苔白厚,或白厚腻
此种舌苔多为食积脾胃,常见于脾胃功能不足者。宜选用健脾温胃、散寒化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荷叶、山楂等。家长可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配适量的大米煮粥饮用有助于调理舌苔。
另外,出现这种舌苔时,家长要少给孩子吃甜、腻、煎、炸、生冷等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
舌苔白,有时还会伴有舌体胖大或舌边有齿印,这种舌象多为病态,提示脾气虚弱,水湿不化,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这时除了注意饮食以外,最好找中医大夫调理一下为好。
舌苔黄,或黄腻
提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多在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出现,也经常伴有口渴、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少等症状。这时宜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白萝卜、丝瓜、藕、绿豆、薏米等,少食热性食物,如羊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荔枝、芒果、樱桃、辣椒等。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所以当出现黄苔时,家长一定要注意给孩子清淡饮食,以防助热化火。
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
提示热盛伤阴,特别是热病后期或胃热阴伤者更易出现,可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宜选用银耳、百合、雪梨等有养阴生津之品,同时少吃羊肉、蒜、洋葱等辛温之物。
此外,舌苔剥脱,时轻时重,又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孩子。类此儿童常有食物或药物的过敏史,婴幼儿时期皮肤湿疹较重,平时易出现喷嚏、眼或鼻发痒不适等症状。所以,当舌苔剥脱较重时,应减少或暂时不吃鱼、虾、蟹等海鲜之品以及肉、蛋等高蛋白食品,以防诱发过敏,加重病情。
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运化相当于西医上说的消化,所以盛食物靠胃,消化吸收靠脾。脾脏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中医叫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各处,保证各个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转。
中医讲,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把水谷精微上升输送到心肺头目,然后滋养全身。胃气下降,把初步消化的食物继续推进下行。
那么,脾胃气虚的时候孩子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由于脾气虚导致脾脏运化较差,不能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所以食物容易积滞,这时候孩子就会不爱吃饭、饭量小,这就是食积。
脾胃气虚的时候,脾的升清功能和胃的降浊功能都变差了,这时候就容易清浊相干,孩子就会肚子胀。
清和浊一起往下走,孩子就会大便不成形。脾胃气虚以后,身体各个脏器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这时候孩子就会浑身没劲,脸色发黄、不红润、没光泽。很多毛病就找上门了,最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调理食积显得特别重要,也是个漫长艰巨的过程。
梅教授说:现在孩子很多都有脾胃虚弱,胃强脾弱的症状,“调理”对于孩子来说是生长发育的大事,也是家长的愁事。
清胃经
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注意,可不是整个大拇指。向心为补,离心为清,所以从指根向指尖推就是清胃经了。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您的左手抓住孩子的小手,您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左右胃经上,清次即可。
清大肠
肺与大肠相表里,孩子有食积,大肠经有热就会传导到肺经上,孩子就容易感冒、发烧、肺炎等。如果孩子有食积,大便还比较干,可以清清大肠。食指上靠近大拇指一侧就是大肠经了,用同样的方法,从指根向指尖推次即可。
推四横纹
四横纹的位置大家看一下,位置在哪儿一目了然,就不多说了。把您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四横纹上来回横推次左右就可以了。四横纹穴可以“理中行气,化积消胀,退热除烦”,所以如果您的孩子肚子胀,不消化,不吃饭,烦燥,内热大,可以给孩子推推四横纹,效果会非常明显。
揉小横纹
在小拇指跟手掌的交界处有个穴位叫小横纹,如果有的孩子有食积,肚子胀,甚至还伴有口腔溃疡等,可以给揉揉小横纹。手法很简单,用您的大拇指顺时针揉次就可以了。
注意的是,只推左手即可。
梅祥胜,主任医师、教授
梅祥胜教授擅长运用中药调理孩子食积、便秘等疾病。梅祥胜教授独创“梅氏扁桃体挑割治疗法”,就是在保留扁桃体正常细胞组织的前提下,对慢性发炎及充血增生肥大的扁桃体原发病灶施行中医的挑治和割治,使其炎症、增生等病变组织自行收缩、痊愈。治疗全程不用麻药、抗生素,无痛,用时短,效果好,花钱少,95%以上有效率治愈率,不复发。2岁半以上孩子在能配合前提下均可接受“梅氏扁桃体挑割治疗”!
(嗓音咽喉病患者之家)
门诊-
坐诊位置:河南中医院新门诊楼A区6楼嗓音咽喉病门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