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其中以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
图源:网络
扁桃体炎,在中医属于「乳蛾」范畴。外感风热之邪是主要病因。外感风邪,表邪入肺,肺经郁热,咽喉首先受邪,邪毒搏结是小儿乳蛾总的病因病机。
那么,小儿为什么容易出现扁桃体炎?
1.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门户
小儿稚阳之体,阳气稚嫩,容易受风寒,一开始只有打喷嚏、流清涕,逐渐风寒闭热会出现咽痛,湿热与痰互结,或郁热上壅导致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正好位于呼吸道和食道的门户,外邪侵袭的时候,正邪争抗的重要的位置。
如果平时正气较足,但邪气也比较重的时候,病变很明显,如没有贪凉、保证睡眠充足的话,一般正气能胜邪气而病愈,不会出现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但平时正气比较虚,或先天不足,邪气没那么重,也会病难愈,或病情容易反复而变成慢性,甚则出现诸多并发症。所以扁桃体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扁桃体在整个身体的免疫力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我们稍微讨论一下中医对人体经脉的理解。
六经:
六经包括经脉和络脉所过的部位、相关脏腑和脏腑所属的体表部位,这样囊括了全身。
咽部与六经:
咽喉、舌本及舌下、颈部淋巴结部位,除外心包经和膀胱经,十个经脉均经过。而且心包经「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经别经过喉咙;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虽不经过咽喉,但在脖子后面还是经过。
因此判断病所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与经脉的关系,尤其治疗扁桃体炎并发症的时候,尤其重要病所的把握。
另外,扁桃体长在咽部粘膜上面,属于上焦膜,因此分析病因病机病所的时候,尤其要重视与少阳三焦的关系。
2.饮食
①生冷之品,即食物的温度比口腔温度低的食物,性味属于寒凉的食物,未熟而生的食物(寒、湿)
②牛奶(微温、湿)
③过食蛋鱼肉(湿、热)
3.生活习惯
①空调(风、寒、湿、浊)
②游泳
4.抗生素和寒性中成药的滥用
临床上,很多反复用过消炎药或抗生素的病人有特点,体内的「郁热」很难发出来。每次炎症发作,药量需要加量,但发作次数会更频繁,炎症很难根治。
抗生素,从中医药性角度分析,属于寒凉药,现代一些西医大夫也做实验来证明西药的寒热性质(《用细胞学方法评价10种抗生素的寒热药性》)。
寒主凝滞,经脉受寒了,痰湿不易排出,反会出现郁热,这样的时候消炎药一吃下去,似乎很管用,一下子症状消失了。大家经常说「吃消炎药,把炎症压下去」,这句话非常形象描述了消炎药对身体的影响。
从中医病因病机的角度看,六气即风寒热湿燥火与痰浊瘀等病因通过不同的病机导致的结果便是炎症。
病因不除,仅针对结果处理的这种方式,只能把病因推到更深一层次去,与根治越来越远,而且正气受到它的影响而免疫力不断地下降,最常见就是不爱吃饭、容易感冒、面黄肌瘦等。
中药的作用正好与这些抗生素打压的方式相反,要「宣降」、「透发」,把邪气引到表面来,扁桃体炎患者吃中药后往往咳嗽加重,开始吐痰出来,甚至会发烧后扁桃体变小,精神好转。这是因势利导的表现。
目前上焦有邪气,用宣上焦透表的药来给邪出路,正气自然能恢复过来,这就是因势利导。所以,我们要懂「压下去」的方法是不能根治的,与根治越来越远。
比如,几个月开始看的一位宝妈,自诉二十来岁鼻炎手术后,反复扁桃体发炎,扁桃体也切了。去年冬天咳嗽一直看西医都很难好,咳嗽太严重,一个肋骨都出现骨折了。
她术后已经十多年了,经常咽不利,尤其最近半年右侧咽部总觉得有东西,扁桃体切口处淋巴滤泡反复增生,右耳后高骨上面的增生越来越大。她之前一直看西医,稍微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服抗生素,但上呼吸道感染长期反复。
这就是「压下去」的方法与根治越来越远的实例。
跟抗生素一样,中医辨证不准,寒热搞错,动不动用寒性中成药滥用,同样会出现病情加重,本来在上焦之表的邪气越入越深,甚则出现肺炎、心脏病、关节痛、肾炎等里证。
而中医药注重辨证论治,因人而治,并辅以推拿、穴位敷贴、刺血、刮脓等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更具针对性和个体性,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关阅读
1.祛除湿痹是鼻炎治疗的一个关键
2.为什么小儿鼻炎这么多?
3.治疗小儿鼻炎,推拿配合中药更显效
明医简介吴炫静大夫
吴炫静,韩国籍中医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执业中医师,曾任姚荷生研究室副研究员。
年参与孔光一教授临床经验传承研究工作,年以来参与姚荷生先生学术思想整理工作,对六经辨证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
临床擅长小儿发热性疾病、呼吸系统(反复感冒、顽固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及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厌食、腹痛腹泻、便秘等)、皮肤病(湿疹、荨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神经性皮炎等)。
严格遵循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每次用脉诊来把关,判断病因病机病所,常中药与小儿推拿并用。
另外,成人的各种痛症(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胃痛等)方面亦有精研,针药并用。
出诊时间:每周二、五14:00~18:00
诊金:
首诊/初诊/会员复诊:元/次
非会员复诊:元/次
小儿推拿费:元/次
预约
-
--
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zlff/202108/2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