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浴室小张更苦的是正在早衰的你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原创关爱年轻人的ELLEMEN睿士

当无处不在,谈论它充满无力感的时候,一个更糟的事实出现了。

不管是长时间学习工作,还是偶然间患上的疾病,那些老衰症状和慢性病,正在侵蚀年轻人的身体。记得曾经有一条热搜,赤裸裸地陈述了这样的现状:“90后长老年斑了”。

衰老和疾病,本该是父母辈们担心的事,但我们采访到的这些年轻人,早已经学会和它们相处。

Colin是一名26岁的电影圈民工,年纪轻轻就患上了一种老年病:腰椎间盘突出。

平时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半天时间。三年前腰开始痛,起先只是抽空去做个推拿按摩,以为自己年轻并没有当回事,“有空做做运动应该会缓解。”

和Colin一样的上班族们,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有不少。男性的发病率还远远高于女性,而恰巧是这些年轻男性,身医院,以为扛过去就可以了,但问题爆发比想象来的更快。

去年在看一场电影时,Colin突然感到下肢麻木,离场后很久都没有缓解。之后,他医院,大医院挂医院。结果还迎来了坏消息: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看病的当天,医疗费就花掉了一个月的工资。

当时,医生还安慰他:“小伙子,其实没啥大不了的”,Colin以为医生说这个病吃药就好,结果医生说:“上星期还有一个中学生也来我这看病了。”

正巧在此时,Colin手上接了一份很重的工作。每天他忍痛工作,有几次上班迟到,还被领导约谈说消极怠工。他不想做太多解释,只是说自己起床迟了,因为害怕说自己生病,会成为裁员名单上的一员。

好强的Colin还说出了另外一个坚持工作不休息的原因:“因为不想把自己搞成一个弱者的样子。”

Colin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南方家里的父母。

“每次他们来北京看我,我都会把药瓶藏起来,其实都是希望他们不要太担心我。因为跟他们解释起来太费劲了,也不想让他们太操心。”

而隐瞒病痛的背后,是疼痛的反复发作。他医院,医生开的药都没有明显疗效,寻医问诊的过程中,还意外被查出其他腰上的小毛病。

提前过上了老人的生活,但老人有人照顾,正在奔三的Colin还没有人照顾。他说自己也看开了:“时间长了,它就跟你的老朋友一样,起居生活里时刻提醒你不要太劳累了。”

“现在,我放弃了很多以前不好的生活习惯:熬夜、饮食不规律、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在如山的工作面前,我也学会了分阶段完成的方式,每25分钟休息一次。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充满激情,但慢慢有了一种成年人应有的从容和淡定。”

被慢性病拖入早衰轨道的年轻人中,长期吃药,偶尔治愈,隔段时间就会复发的病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国内将近三亿慢性病患者中,年轻人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传统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症在年轻人那里,开始让位给皮肤病、鼻炎、咽炎、以及各种心理精神疾患。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25岁以下的人幸福感最低,职场和各种压力让年轻人难有朝气,各种心理疾患也正在迅速的蔓延当中。

上面这些病症看起来是日常生活里的“小病”,远远还没有到致命的地步,但随着病症的加重,也很有可能用渐进的方式,削弱患病者的生活质量。

KK是一名25岁的白领,从18岁起她就患上了湿疹,不熟悉湿疹的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小病,跟鼻炎、扁桃体发炎很相似。但这么多年来,湿疹成了KK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她把它叫做藏在身体里的“碧池”,每时每刻病痛都在她身边徘徊。

目前,有不少皮肤病都没有很好的治愈办法,湿疹就是其中的一个,病情可以减轻,但永远都不会治愈。在KK高考前的5月,她的嘴唇突然开始变得干燥蜕皮,下嘴唇中间有一道细小的裂口。但是忙于高考的压力,她并没有时间顾及这些身体上的变化。

没想到嘴唇上的裂口最后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湿疹。每次病患处都又痒又疼,医院的医生都会开不同的药。她尝试过很多很苦的中药,每次能支持她的就是一句话:再难喝,也比此时此刻的痛苦要甜一些。

湿疹不会要人命,但对于一个才刚成年的学生来说,未来已经戴上了无数重枷锁:每天戴着口罩,要怎么找工作呢?要怎么和恋人亲吻呢?别人会不会把我当成怪人呢?

高考结束后,因为内心的自卑和对外界的拒绝,KK决定和男友分手了。自始至终她也未向对方坦诚病情,她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被对方接纳。

现在,KK的病情已有向好的趋势,但湿疹依然是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只要感觉到身体某处皮肤开始痒,它就像一个警铃一样,预告这块小小的红斑,可能会扩大成手掌大的斑块,时刻提醒着:你还没有完全摆脱我。

因为学业和工作压力,有不少人和慢性病的相处中,慢慢地有了如同老年人一样的佛系心态。长年的病痛和吃药,让他们认识了病友,可以寻求各种心理慰藉。

RIta是一名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从很早就进入了类似职场的高强度环境,各种考试让她精神压力很大,因为长时间的作息时间不固定,她患上了肾病综合征。

“第一次发病的那天,记得自己全身水肿,身体重了十斤,这种感觉持续了有1个月时间,那段时间感觉特别累。”

而这种感觉也正好发生在学业最繁重的时候,整天拼命学习,没有精力,但Rita没办法接受身体很差的事实。她不想打乱早已经制定好的计划,计划在9月考完国际会计师资格考试,毕竟同学们各自都在拼命备考。

但在去年9月考完试后,她的身体一下崩溃了。长时间的身体疼痛,再加上呕吐、失眠,让她感觉特别孤单,“因为你不再出现在朋友的生活里,大家都忙自己的事情了,这时才发现此时关心你的才是真朋友。”

在这个艰难时刻,她最终决定休学。“这个病,就是我自身的弱点,尝试接受它,对自己和朋友以及家人才是最负责的。”

在一个病友群里,Rita认识了很多和自己相同经历的人,在这个群里,都是像Rita这个年龄段的年轻女孩,大家分享自己吃药和养病的过程,互相鼓励,她的心态也渐渐成熟了很多。

“人们不是常说90后已经佛系了吗,但我觉得自己就是‘小强’,就知道拼命去争取,完全不相信顺势而为,但生病后才发现人真的是有限度的,特别是金融这个圈子里,心里的那些执念,就是在这场病之后慢慢化解的。”

除了肉体上的病痛,年轻人精神上的病痛在人们眼中存在感更弱。比如抑郁症,不少人认为它是个“装逼”病,越年轻遭到误解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小李可能是抑郁症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谈起病因,今年23岁的她说可能是因为学生时代父母做生意时在家经常吵架,她目睹过很多父母打架的场景,“从小让你感觉吵架和混乱才是正常的,而有序和安静才是不正常的。”心理上受到了冲击的小李,自此就没有走出来自家庭的阴影。

现在,小李快要大学毕业了,但她的抑郁症一直都没有痊愈。她说大多数时间里,整个人情绪低落到感觉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人都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生活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她总是从黑暗的一侧看待整个世界的光亮。

“有些人以为抑郁症没有疼痛,但它是会疼的:耳鸣、头痛、好几天睡不着觉,发病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身体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只想一个人待着。”

小李平时吃完药有时非常亢奋,有时又很安静,食量大增的情况下,她还会发胖。每个月元的生活费,一大部分都花在吃药上,为了能坚持把药吃下去,她平时会做点兼职,补贴自己的费用,实在手头紧就用花呗和借呗来弥补,然后申请助学金来偿还。

在她看来,患病的这7年时间里,她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丝毫的变化,从来没有真正的开心过”,因为有自残的习惯,她手背上被烟头和小刀烫出和划出的伤痕依稀可见,这些都是抑郁症带来的“副产品”,在采访中,她说话速度很快,像描述“战利品”一样在罗列自己的痛苦。

但当说到家人对病的理解上,她的语调突然提高了。因为小李的爸妈对抑郁症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你太看不开”的层次上,这让她很难受。“生活如果都看开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小李父母的吵架让她更容易陷入情绪低沉甚至是恐惧之中。“我是个病人,我想死。”这在小李父母眼中经常被看成是用来威胁父母的玩笑话,一次,小李的母亲曾气急败坏地回应道:“你想死就赶紧死。”她知道母亲并不是故意这么讲,但这让她难受到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

小李曾在家养过一只猫,爸爸看不顺眼,趁她不在家的时候,就将猫抛弃在荒野外。这让小李崩溃的同时,也让她精疲力尽,她说自己那段时间像是老了10岁,光应付这些事情让她觉得非常恐惧和无助,让她想做个废人都如同做梦一般,唯一得以慰藉的是她曾经看到的这段话:

“我厌倦这个世界,虽然它有它的美好,身体的苦难不值一提,精神的折磨却啃噬人心。我有着彻底的悲观,也有最强的乐观,我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平庸之辈,碌碌无为却快乐健康,可以有大把时间发呆、有大把时间晒太阳。”

如今,慢性病和早衰已经成为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毕竟有90%的人类疾病无法根本治愈,至少像小李这样的人还会在痛苦中去试着寻找一点生活的意义。

小李坚持在学校将学业进行了下去。她记得最深的是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每个人拍20分钟的纪录片去记录自己的生活,老师说她可以拍自己,做生活的主角。但小李想了好久:当这个片子拍成,故事的结尾是什么呢?因为她还看不到这个故事的结尾。

原标题:《比浴室小张更苦的是正在早衰的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zlff/202302/2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