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饮食疗法之我见

颜医生工作室工作范围:

鉴于目前个别医疗机构少量过度医疗问题,给保险公司以及医保中心提供合理赔付的医学依据服务;

为少数遭遇医疗事故伤害的患者提供初步调查意见及赔偿诉求建议,协助患者获得公平合理的赔偿。

工作室客服:

海明

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在食物中低盐、低蛋白。今天就这个食物建议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和我个人的一些观念。肾功能衰竭的本质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球就像一个毛线团,线内的血液中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电解质透过线外壁进入线之间的腔隙,这些透出的物质就是原尿成分,并不是完全就从尿道排出体外,大部分会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循环中去。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平时正常滤除的血液中的水分、盐分、尿素氮、肌酐、尿酸等,被清除的数量减少,从而在血液里堆积起来,造成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出现酸中毒、尿酸对重要脏器的损伤;肌肉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肌酐是肌肉细胞内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每天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肌酐数量是基本固定的数值,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时候,存在于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增高,在尿液里出现的肌酐数量就增高;蛋白质之所以被称为蛋白质就是因为它含氮元素较高,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素排出减少,会出现血液中氮含量增高成所谓的氮质血症。如果食物里过多摄入高盐、高蛋白饮食,由于无法在肾脏排出代谢废物,会进一步增高血液里钾离子浓度、尿酸浓度、肌酐浓度,所以医生会嘱咐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这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低盐饮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肾小球滤出的钾离子减少了,身体不需要这么多,减少摄入可以避免浓度过高的钾离子对心脏造成的心律失常,但是由于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增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是不够的,多数患者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存在,如果低蛋白饮食的话,患者的营养如何保证呢?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既担心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带来蛋白质代谢废物的无法排出,又要考虑到患者的营养足够,需要摄入蛋白质。因为尿酸是蛋白质中嘌呤成分的代谢废物,所以会嘱咐患者摄入含嘌呤成分的蛋白质尽量少一些。肌酐是肌肉代谢后的废物,上面说到我们身体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会产生肌酐,这些属于内生性肌酐,当肉类食物摄入过多时,肌酐数量会增加,这属于外生性肌酐,单纯的为了降低尿液里肌酐数量而强调低蛋白饮食、特别是肉类食物的摄入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这样说吧,我们尿液肌酐含量正常指标是基于我们饮食习惯主食为碳水化合的前提制定的,也就是说肉类食物摄入不多。如果主食为肉类的人,他的肌酐数量一定会超过医学正常值,这就不能视为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了,这是外源性肌酐增高。主食是碳水化合物和肉类食物对于健康本身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能因为默认肉类摄入少就是对的就在看到尿肌酐数量增高时认为不正常。同样的道理,为了检验数值的正常而嘱咐患者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也毫无道理。所以低蛋白饮食的医嘱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注意到嘌呤代谢异常时少摄入含嘌呤成分的蛋白质是没有问题的,单纯的肌酐增高就嘱咐少摄入肉类食物是没有道理的。关于氮质血症也认为是肾小球滤出尿素的能力下降带来的血中氮含量增高,为了降低血液中氮含量,患者也被嘱咐少摄入蛋白质。但是我们发现氮质血症患者并没有什么症状,多数只是在检验血液时发现数值的增高,对身体的危害其实并不详细确定。只有在肝昏迷患者身上,血氨增高才会出现严重影响,而血氨增高是肝脏无法将其转化成尿素的结果并非尿素排泄不出身体造成的危害。只有在血氨增加同时肝脏无法将其转化成尿素时,才造成肝昏迷,单纯的氮质血症并不会造成肝昏迷,所以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什么非要低蛋白饮食呢?而且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疗法,蛋白质不是不摄入,注意蛋白质种类是必要的,这可以降低尿酸含量,对于氮质血症、肌酐增高,目前医学上的解释很难确定低蛋白饮食的正当性。

结节-----病理分析

小孩扁桃体要不要割?为什么?

眩晕......

酗酒伤肝,小酌怡情

颜阔波

打赏只是表达喜欢的态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jbgs/20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