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本草散瘀消积的一味药,还可以治乳

发现本草第期一味药

反璞归真,回归自然,一起发现本草的奥秘

前段时间,见母亲制作甜酒曲时用了很多草药,我问她都是些什么草药,她告之,这些草药中最主要的是一味药,它的比例最大,我问她是哪一味药?她答:“就是一味药。”我一时有点懵,到底是哪一味药?问了半天才搞明白,那味草药的名字就叫“一味药”,这名字也太有意思了吧

编辑|微尘

▲豆科木蓝属植物马棘

关于药名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语言习惯不完全一样,

中药的名称很多是从

民间用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有的是从外形来命名的,

有的名称又体现了药物功效,

所以造成了同一种中药

有多种名称的情况。

马棘(《救荒本草》),

在《四川中药志》中又名一味药、山绿豆,

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中

又名山皂角、铁皂角,

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又名野绿豆、

马料梢、夜闭门、绿豆柴,

在《彝药志》中名苦处喜,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中名豆瓣木,

我还是比较喜欢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中的名字

——紫花料梢(多有诗意啊)。

拥有以上众多名称的中药材,其基源为:

豆科木蓝属植物马棘的根或地上部分。

▲豆科木蓝属植物马棘

关于马棘原植物

马棘,小灌木,高1-3m。

奇数羽状复叶,花密集,

蝶状花淡红色或紫红色,

荚果线状圆柱形,种子椭圆形。

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于海拔-m处的

山坡林缘及灌木丛中。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江西、湖北、湖南、广西、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

一般地上部分在8-9月,选晴天,

在离地面10cm处割下,

晒干即可。

根宜在秋后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豆科木蓝属植物马棘

药性及功能主治

苦,涩,平,无毒。

清热解毒,散瘀消积。

主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疔疮,乳痈,

瘰疬,跌打损伤,食积腹胀,毒蛇咬伤。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

《四川中药志》年版:

治痒子,小儿食积饱胀,

凉寒咳嗽,食停及痔疮。

《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

主治扁桃体炎、疟疾、疔疮痈肿。

▲豆科木蓝属植物马棘

药用法用量及复方选录

内服:煎汤,20-20g。

外用:鲜品捣敷;干品或炒炭存性研末,调敷。

1.治哮喘:

马棘鲜根60g,煮瘦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2.治乳腺炎,疖肿:

马棘根30g,白茅根12g。

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痒子初起,结核硬块:

一味药15-30g,

配马桑根、何首乌炖猪肉服。

(《四川中药志》年版)

4.治小儿食积饱胀:

马棘、石竹根、鱼鳅串、萝卜子,熬水服。

5.治烂脚:

马棘全草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

6.治风气痛,跌打损伤:

马棘根二两,浸酒服。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多种草药混合起来的酒曲原料

在甜酒曲中的应用

一味药的叶

是妈妈手工制作的甜酒曲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6、7月份时采摘一味药的叶,晒干备用。

再配合其它的多味草药,用石磨碾成细末。

再加上掺了曲母的糯米粉(石磨碾细)

用山泉水拌和融和、成形后,

铺于柏树叶中发酵、晒干而成。

▲发好酵的酒曲有一层绒毛,酒香扑鼻

因一味药本身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

再经过天然发酵,

所以妈妈告诉我,

用这个酒曲和大米蒸饭给小孩子吃,

健脾消食的效果特别好。

温馨提示:中药用药需辨证,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具体用药请咨询当地专业中医师。

版权说明:本文部份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编辑排版为“发现本草“原创,部份专业知识引用自《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专业书籍。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分享!

扫描







































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hgonggongyingyu.net/yczz/813.html